帶你回到80年代的夏日晚風 — City Pop
City Pop的復興:少女的「塑膠戀情」與悲傷男孩
說起我與City Pop的初相遇,是多虧了YouTube的演算法在一個百無聊賴的日子推薦給我這首由竹內瑪莉雅所演唱的 “Plastic love”。在那之後許多與文本奮鬥的夜晚,我都和各種City Pop的播放清單相伴,
但當時我所不知道的是,除了我之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也曾不經意地點開這以竹內瑪莉雅照片作為縮圖的影片,並且對City Pop「一聽定情」。
有趣的是,這個照片其實是竹內瑪莉雅另一首單曲 “Sweetest Love”的封面,而非 “Plastic Love”。只不過,因為當初上傳影片的YouTuber “Plastic Lover” 使用的是前者的照片,使得大家一想到“Plastic Love”,腦中出現的自然是女孩留著一頭俏皮瀏海與及肩短髮隨風飄逸的黑白畫面。從影片被上傳的2017直至2021年五年間,這個影片已經累積了超過六千萬的播放次數,並且以這個影片做為開端,啟蒙了許多人探索City Pop的旅程。
而除了 “Plastic Love”之外,另一股推動City Pop復興的力量便是2010年代初期在美國部落格社群媒體Tumblr上一群自稱“Sad Boys”的使用者所創造出的視覺風格以及其後續一連串名為 “Vaporwave” (蒸汽波)的藝術運動。
就視覺元素而言,Vaporwave常將看似不相干的元素疊加在一起:不論是古希臘的雕塑、Windows 95系統的對話框、棕梠樹、全形字符甚至是美少女戰士,全都可以被雜揉在一起,呈現一種於千禧年後向80年代產物眺望所衍生出的復古感以及對現今世代的反思。
而City Pop之所以與Vaporwave有所關聯,則是因為Vaporwave的音樂採用重複(Loop)、失真(Lo-Fi)、與採樣(Sampling)等技巧,而City Pop便是與Disco及Funk舞曲並肩、最常被採樣的音樂類型之一,由此正式開啟了它的復興時期。
那麼,到底什麽是City Pop?
在木村豐孝的Japanese City Pop一書中,他是如此形容City Pop的:「都会生活者の心象風景を洗練されたサウンドで表現した音楽」 。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City Pop是融合了爵士(Jazz)、放克(Funk)與迪斯可(Disco)等元素的曲風,且其內容主要描述的是80年代繁華的都市風景以及男女情愛等主題。而City Pop的興起,則與日本70到80年代繁榮的經濟發展以及直至經濟泡沫化之前眾人對於都會生活的摹繪有關。
因日本經濟而生,也因日本經濟而死
70年代的日本經濟發展快速、生活水準大幅度地提高,且因日幣轉為浮動匯率、讓海外旅遊更加容易,不僅使得首都東京以極快的速度發展,更使其深受外來西方文化的影響。當時生活在都市裡的年輕人,有些參與了學生運動、想要藉由歌曲傳遞他們的理念,特別喜歡齊柏林飛船樂團(Led Zeppelin)與水牛春田合唱團(Buffalo Springfield)等西方音樂。
而City Pop正是誕生於這樣的都市榮景之中。在結合了費城爵士(Philly Jazz)、放克(Funk)與迪斯可(Disco)等音樂元素以及描繪都市生活與男歡女愛的主題、再加上日語特殊的語感後,City Pop在70年代正式躍上日本音樂市場的舞台。用於描述City Pop風格的幾個關鍵語彙:放克的節奏、優美的弦樂、明確的低音節奏(Bassline)、抓耳的Hook以及大量使用喇叭等特點,也在City Pop的樂曲中完美地體現了出來。
然而,City Pop在70年代並不算是在日本全國都大獲成功的音樂。由於當時的音樂宣傳大部分仰賴廣播電台與有線電視的播送,以幕後製作為主而缺乏實際演出活動的City Pop,並不是很受歡迎。不僅登不上音樂排行榜,銷量平平的City Pop甚至被貼上了「不賺錢的音樂」的標籤。
打破這個僵局的,無疑是堪稱City Pop黃金時期的80年代。由於Sony推出隨身聽、汽車音響及居家音響普及、旅遊帶動以「度假勝地」為主題的音樂等因素,人們的聆聽習慣開始改變,廣播也開始試水溫地播送City Pop。此時的City Pop與次文化結合,可說是新秀群起:佐野元春、杉真理、角松敏生、稻垣潤一、須藤薰等人都紛紛出頭,相互砥礪、刺激創作。而由坂本龍一、細野晴臣以及高橋幸宏組建的電子合成樂團「黃種魔法大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 簡稱YMO),也因其前衛的風格大受歡迎、為City Pop提供了支持的力量。對於曾撰寫了City Pop唱片收藏指南的木村豐孝而言,最能體現City Pop在80年代集大成的,非細野晴臣、大瀧詠一、松本隆、鈴木茂組成的「はっぴえんど」(Happy End)樂團莫屬。而當時充滿時尚都市感且曲風輕鬆的City Pop更時常與CM結合,成為眾人琅琅上口的廣告歌曲。至此,City Pop在80年代可說是正式取得大鳴大放的機會。
然而,好景不常,當日本經濟於1980年代後半開始泡沫化之後,繁華的幻覺破碎,City Pop的榮景也隨之黯淡。受到劇烈打擊的人們轉而開始尋求迪斯可(Disco)歡快節奏的安慰,當時的音樂也由類比錄音(analog recording)轉為數位錄音(digital recording),City Pop正式開始沒落。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的City Pop音樂都不再出現,只不過相較起80年代前期的巔峰,此時City Pop的熱度顯然已經有所衰退。
City Pop匠人:山下達郎、與他的「三不」理念
山下達郎(Yamashita Tatsuro)無疑是City Pop中最知名的音樂家之一。他除了因為音樂作品質量之高而出名之外,還因為他與竹內瑪莉亞的婚姻而為人所知。然而,大眾卻不常看到任何與他相關的影片資料。這全都是由於山下達郎對於音樂活動秉持著「三不」的理念:
不上電視、不寫書、也不在比武道館規模大的場地演出(他除了對於大型場館的音響效果存疑外,也認為讓坐在最後排的觀眾以望遠鏡觀賞演出,是很失禮的行為)。
儘管如此,山下達郎在音樂上的影響力仍絲毫不減。作為一個從作曲、編曲、演奏到演唱都能全部包辦的全能型音樂家,他使聽者不論是在編曲精準的掌握、和聲上細心的編排以及高超的吉他演奏能力(尤其是16分音符拍點的節奏掌握)皆可感受到他的才華。
山下達郎最為人所知的作品,無非是他在1980所發行的暢銷專輯Ride On Time以及在1986年發行、並於2016年因「連續30年在Oricon單曲銷量周榜首100名」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單曲Christmas Eve。Christmas Eve第一次進入大眾的眼中,是因為1988年JR東海的一則廣告:
這則廣告不僅捧紅了女主角深津繪里,更讓Christmas Eve這首歌更成為從1988到2000年為止JR東海每一年聖誕節的廣告歌曲。
而除了上述成就以外,山下達郎在和聲上的嚴謹安排也使得他在無伴奏重唱(a capella)的領域中享有重要的地位。他在On the Street Corner一系列的無伴奏重唱專輯中,不僅體現了他在和聲編排上的匠人精神,更將他過人的唱功發揮到極致。
雖然山下達郎本人極少在電視機前露面,但由於他在日本City Pop音樂圈內的地位以及其不容忽視的才華,使得他的音樂不僅吸引了當時70、80年代的樂迷們,更仍使數十載過後的人們深深著迷。
乘著夏日晚風,回到80年代
話說至此,是粗略而梗概地把City Pop的歷史、特色以及復興給交代了。然而,如同大部分的藝術作品,只是用頭腦理解、而未用感官親身經歷,是無法得知City Pop真實的魅力的。
於是我羅列了以下的清單,期待讀者也能和我一同乘著夏日晚風,回到1980年代一覽繁華的都市榮景,體會當時人們柔美、迷幻的生活節奏。